年的动漫产业,总体呈现出一个低开高走的态势。
年初,在ACG联盟资金链断裂、布丁动画停止运营的消息震荡之下,动漫产业在年一季度有过一个短暂的调整期。之后,随着负面出清,市场动能充沛,动漫产业的融资披露频率重回正轨。
根据DoNews统计,全年以动漫为基础的二次元行业共有93家获得次投资,总金额近40亿元人民币。其中,种子轮阶段8次,天使轮23次,Pre-A轮16次,A轮24次,A+轮2次,B轮8次,B+轮1次,C轮3次,D轮2次,投资或股份转让13次;在年内发生的起投融资事件中,千万级投融资有51起,百万级31起,亿元以上的投融资事件有8起,总金额近40亿元。
在上述融资消息中,金额最高的标的为快看漫画,其在年12月获得CoatueManagement领投、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襄禾资本等跟投的1.77亿美元。纸媒平台《知音漫客》和动画公司玄机科技(代表作品《秦时明月》)分列二三名,前者获得小明太极的5.67亿元投资,后者获得了腾讯近5亿元投资。
在获得投资的93家企业中,有40家披露了估值信息,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四家企业,分别是玄机科技、暴走漫画、快看漫画和米漫传媒。
按照资本流入领域划分,漫画和动画是年资本流入最大的两大板块,其中漫画企业获得46%的资本流入,动画公司获得34%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年曾受到热捧的漫展企业在年集体遇冷,行业融资笔数与规模均为零。
漫画行业
「年是关键的整合年」
年,漫画行业共获得了18.4亿人民币的融资。其中,快看漫画获得的1.77亿美元融资,占据了其中的60%。加上部门化运作、要让漫画作者们“脱贫致富”的富二代腾讯动漫,漫画行业作为下一个IP源头的概念在资本端得到了充分响应。
正如融资结构所呈现出的那样,头部为王是漫画行业当下呈现出的典型现象。以年6月为界,之前行业集中趋势为资源向排名前十的移动漫画平台靠拢,现象包括大角虫加速资本化运作,麦萌漫画获得数千万规模的B轮融资;步入下半年之后,行业资源进一步向排名top的平台进一步靠拢,例如快看漫画获得打破行业纪录的1.77亿美元融资。
在这个过程中,位于前十位置但排名靠后的漫画平台,已然陷入一种“不合并便出局”的倒逼境遇。年11月,网易漫画和网易文学一起被打包进新创建的网易文漫;在更早之前的年8月,漫画岛与追书神器走到了一起,打的同样是“网文+漫画”协同优势这张牌。
事实上,这种弱弱联合的整合态势,在商界并不鲜见。早在百团大战时期,维络城便通过与嘀嗒团合并的方式抱团取暖,延续生命。这种打法的核心在于用空间换时间,即通过合并增加筹码,延长等待时间,也能够在时机出现时调动更多的资源投入转型。
动漫经济学预计,年漫画行业将延续资源集中化的的整合态势,看点在于该进程推进的速度与尺度,即top5平台中是否会出现放弃独立运营者?
值得注意的是快看漫画,在尚未站队BAT的独立漫画平台中,快看漫画都将是率先拿到船票的那一位。根据年12月公布的用户规模和活跃数据显示,快看漫画的活跃用户数已是行业第二名和第六名之和。这意味着,按照当下快看漫画一年融资一次的频率,年快看漫画新一轮融资有望继续享受超额溢价。
「超级APP正在成为IP源头」
行业集中趋势加速给行业带来了深刻变化,除了“uporout”的残酷竞争格局,还有超级APP的诞生。
超级APP是一个互联网概念,指的是那些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成为用户手机上的“装机必备”的基础应用。在细分的漫画领域,超级APP们正在超脱漫画阅读平台的概念,成为一个集漫画阅读、社交、二次元游戏分发的一站式文化消费平台。
内容社交是将上述环节串联起来的核心。
判断一个漫画平台是否具备成为超级APP的潜力,社区活跃度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指标,其理论逻辑在于,漫画平台只有以内容为核心,衍生出内容社交的需求,才具备开展包括游戏联运、广告、电商等流量转化业务的可能,社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流量中转站角色。试想一下,如果用户都不愿在平台上产生自社交,又怎么会相信平台推荐的游戏和衍生品?
(从左到右,分别是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大角虫的社区对比,三家平台的活跃度指标并不在一个量级)
在排名前十的漫画APP中,快看漫画,腾讯动漫,麦萌漫画和大角虫均设计了社区。其中快看漫画拥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内容社区,腾讯动漫拥有一个较为活跃的社区,麦萌漫画和大角虫的活跃度指标偏弱,符合市场梯队排名。
成为超级APP对于漫画平台的诱惑是巨大的。在内容产业链上,超级APP们是IP的源头,流量的集聚使得IP孵化效率进一步提升,比如快看漫画独家作品《甜美的咬痕》便是首部人气值突破亿的漫画;同时,使得平台进一步搭建复合型营收结构成为可能,包括付费阅读、游戏联运、广告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细分行业所能够承载的超级APP数量是有限的,和淘宝京东之于电商、qq阅读掌阅之于网文一样,漫画行业的超级APP的身位排名也是微妙的。根据多家第三方报告显示,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分别是现阶段行业的第一和第二名,并且这个排名已经稳定超过一年时间。
「普及付费阅读正当时」
付费阅读制度改革是漫画行业年兴起的重头戏。
年,在延续业务增势的基础上,多家漫画平台进行了付费制度改革,目前各平台付费分类如下:
(1)VIP+章节付费,代表:有妖气,布卡漫画
VIP+章节付费模式是中国漫画平台步入互联网行业之后一直沿用的付费制度,其雏形可追溯到起点发明的VIP制度。在中国排名靠前的漫画平台中,有妖气和布卡漫画是该项制度坚定的实践者。有妖气的VIP年费会员为88元/年,可享受VIP专区作品免费阅读,付费漫画9折优惠(年费会员85折);布卡漫画VIP会员为94.8元/年,同样享受VIP专区作品免费阅读,付费漫画8折优惠。
(2)等就免费模式,代表:腾讯动漫,大角虫,快看漫画
等就免费是目前漫画平台应用最广的付费阅读模式,脱胎于韩国漫画平台Kakaopage的同类模式,目前在国内已衍生出多种变种。等就免费模式的核心在于用户在漫画阅读付费点到来之时,可以选择等待1至3天再读下一章节,还是立即付费阅读。目前,上述三家在付费范围,漫画付费点和等待时长均有细节差异。
大角虫的等待时间上限为一周,如果读者想要立即阅读,则单章付费价格为0.29元;快看漫画的付费章节可使用阅读券免费阅读3天,同时保留了付费专区,单章收费0.49元;腾讯动漫也采用了阅读券和等待专区的双区设计,只不过改革力度更大,直接撤除了付费专区,在全站应用等就免费模式,读者如果不愿等待,单章付费价格同样为0.49元。
在场景应用上,快看漫画的付费范围局限于特定漫画作品,平台头部作品尚未付费;腾讯动漫和大角虫的付费阅读涵盖更广,已覆盖自身头部IP。
年,快看漫画是否会加大付费制度覆盖范围,将是其中最大的变局。
(3)单章节付费,代表:麦萌漫画
麦萌漫画目前采用单章节付费模式,单章收费金额为0.29元。
(4)VIP专区模式,代表:掌阅漫画
掌阅漫画为VIP专区模式代表,用户可自行选择单章0.19—0.49元不等的付费模式,还是选择开通元/年的VIP,开通VIP之后漫画专区的全部作品均可免费阅读。
事实上,付费阅读一直是各大平台布局近两年来布局的重点。一来,付费阅读为平台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现金流;其二,付费阅读也是一种更为直观地检验IP价值的方式。
付费阅读同样符合大作者和大cp公司的利益。与传统版税制度下“销量越高,收入越高”不同,当下网络漫画平台普遍执行的稿酬模式大都脱胎于漫画杂志的买断制度,即在连载前便已协定单张稿费,后期连载的数据热度对于作者收入影响并不大。在稿酬模式下,点击量1亿的漫画IP与点击量10亿的爆款作品,虽然存在稿酬差,却远没有10倍的差额。多劳却并未多得,这显然并不公平。
目前,随着各家漫画平台付费阅读制度的推行,已诞生年收入千万级别的漫画cp公司,比如三福互娱,代表作为《纯情丫头火辣辣》。
「行业换轨催生精品内容」
付费阅读对上游的内容创作产生了作用力。
年,漫画付费的市场规模由年的2亿扩展至7亿规模,由此催生更多的作品进入付费阅读阵营。年,腾讯动漫的《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均开通了付费阅读,加上有妖气此前开通付费的《端脑》、《镇魂街》等,腾讯动漫、有妖气两大平台的头部作品均已进入付费行列,且位于付费榜单靠前位置。但对于爱奇艺漫画、网易漫画等入局较晚,尚未孵化出自己IP的的平台而言,霸榜作品大比例为女性向和网文改编作品,在榜单之外的10—30名区间,恐怖漫画也是付费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由于漫画行业尚处于早期野蛮生长阶段,内容领域并未像影视行业一样纳入龙标监管,而擦边球和玛丽苏内容在互联网土壤中具备天然的流量吸引力。但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是悬着的,并且随着漫画行业的高速发展日益迫近,因此那些具有前瞻性不为短期利益所迷惑的内容创作者们,将有望吃到这块蛋糕。
那么,精品内容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呢?
日本漫画为我们指出了前路。年,《航海王》作者尾田荣一郎的版税年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45亿元);第2名是《龙珠》的作者鸟山明,版税年收入为62.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4亿元);第3名是《乌龙派出所》的作者秋本治,版税年收入为62.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3亿元);第4名是《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版税年收入为5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第5名是《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齐史,版税年收入为5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
某种意义上,版税便是建立在出版业基础上的付费阅读,而上述作品清一色为名利双收的知名IP,不存在擦边球。
站在年的关口,国漫产业又涌现出哪些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