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商业世界,当一个才华横溢的创造者是没用的,除非你能同时把你创造的东西推销出去。
——大卫.奥格威
很多企业都以创造了切实符合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而欢欣鼓舞,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即使是那些迫切能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如果他们不为人所知,也终将会走向衰落破产的结局。毕竟在互联网时代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也需要运营人员、营销人员甚至是市场人员找到那个能饮酒的人,并不断壮大饮酒队伍,实现用户增长。
那么,互联网企业到底如何才能获取用户呢?在范兵老师《增长黑客》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获取用户的方法,这些方法曾被美国硅谷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亲身实践证明过,甚至是连腾讯、阿里、网易等这些国内大型的互联网企业都复用较高的增长策略。
1
筛选种子用户
任何一款产品上线都要经历冷启动期,这个时期产品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体系但是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消费内容,需要导入一批种子用户来测试。这批种子用户的质量,将会决定产品初期的氛围、运营走向、影响产品日后的发展策略,同时还能为产品的优化迭代提供很好的反馈。
我们都知道大公司把持着互联网最核心的渠道资源,只需要找准想要推送的用户群并占据曝光量足够大的广告位,就能迅速让产品在目标用户中铺开。但是对于那些缺钱、缺人、缺资源的中小型创业团队在冷启动时期寻找种子用户就没那么容易了,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在初创的冷启动期是如何寻找种子用户的?
facebook:上线之初常仅对青藤大学开放——随后附近学校乃至全美交友平台:女性为重要的种子用户群体知乎:高质量精英圈—李开复、徐小平、雷军/邀请、审核机制哔哩哔哩:动漫爱好者的聚集地/答题机制、设置答题难度筛选精准人群小米:竞品网站邀请试用MIUI——自家论坛氛围——听取反馈意见——内测开启(以种子用户ID作为开机动画来表达谢意、增强归属感和参与度)另外,在寻找种子用户的同时还要警惕产品蝗虫,筛选出那些好奇的观光客、寻找项目的投资人、竞品调研的产品经理等产品目标用户以外的围观群体。
2
从最笨的事情做起
对于企业来说,能巧取捷径抄快车道固然重要,但也绝非常态,更多时候需要创业者们沉下心来走进用户,完成一件看上去费力又缓慢的”脏活累活“。
那些在起步阶段稳扎稳打奠定下坚实基础的创业公司,通常极其重视对早期用户的深耕细作。聚美优品在创建之初几个男性创始人伪装成女性向用户分享美妆知识,亲自搭建建摄影棚为化妆品拍摄图片作为宣传图来代替不清晰图片给女性用户带来的视觉差。
3
社交红利
首先我们来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各应用都接入第三方社交网络平台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