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宽,而幼儿具有较强的形象表达、直观思维的特征,这就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互动性以及趣味性,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者的高效结合对促进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现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改革的发展进程中,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必须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开展针对性教育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高度融合,有利于加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运动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利用信息影像技术,通过动漫、视频、图片等形式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表现出来,不仅能进一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分享,还能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M1o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具体策略
构建幼儿园教育信息资源库。从目前形势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教育进步,在此基础上,大多数幼儿园已经逐渐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原有教育的基础设施上,还相应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多媒体设备等符合幼儿园信息化发展的设施设备,切实完善幼儿教育信息技术体系。
在实际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幼儿对知识的需求,以及为了更好促进幼儿园信息化教育发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符合幼儿园发展体系的信息资源教育库,资源库内可以分成多个模块,将幼儿的各种基本信息、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等录入到信息库内,其中还可以包括老师的课件视频、幼儿活动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网络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课件、幼儿活动资料进行下载并借鉴,为教师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持,教师还要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库的内容,从而构建出幼儿专属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与智能教学的能力,还能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
教学活动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可实现教学活动与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构建与管理。在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幼儿个性特点制定相关活动,通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氛围,同时还可利用具备游戏性质的教学课件,在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通过多媒体直观表现出来的基础上,融入游戏环节,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将知识简化到幼儿可理解的范围内,切实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⑶。
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将其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确保实现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全面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幼儿园一体化管理系统,系统内部包括对教师、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幼儿的档案管理、幼儿课堂的远程监控管理等,进一步实现了幼儿园对教师、幼儿、工作人员三者的集约化管理。比如:幼儿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建立园区内的网站系统,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掌握,与此同时,积极听取家长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切实做好教育活动与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统一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幼儿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会对幼儿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信息化技术水平,必须进行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化培训,全面改善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师生互动、情景模拟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强化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理论水平,并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应用实践操作能力。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展现性和实用性,可通过多种技术应用手段,比如动态演示、实践操作、理论讲解等,让幼儿教师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互通性,由低等到高等阶梯式逐层次学习信息技术,可以逐步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专题讲座、公开课测评、技术竞赛等形式,对幼儿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激励教师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灵活化、有效化地对其进行应用,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也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形成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有效加大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二者的相互融合。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思维,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