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10月29日,中国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正式下映。这一全龄化影片目前收获超5亿元票房,并将于明年在北美上映。自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中国全龄化动画作品需求增加,市场正向反馈也引发资本对这类作品的青睐。一方面,中国动画电影在实现商业化的道路上致力于撕掉低幼化标签;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低幼化动画作品与全龄化动画作品各有自己的市场。那么,中国动画电影在突破低幼化方面经历了哪些挑战?目前主要阻力是什么?在国内外市场上潜力何在?《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全龄化动画仍有很大空间据美国娱乐网站Deadline近日报道,美国电影发行商Gkids已买下《新神榜:杨戬》的北美发行权,这是Gkids继《白蛇:缘起》之后第二次与追光动画进行合作。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也代表中国动画电影角逐奥斯卡。上述影片在部分年轻群体中的火爆让更多人意识到“动画片不是只给小孩看的”。北京天工艺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邹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年,全龄化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给市场带来了信心,针对年轻群体的动画项目需求量激增。《新神榜:杨戬》北美院线定档11.4在此之后,不少动画制作公司把创作目标观众从家庭向转为年轻向。其中,《新神榜:杨戬》制作公司追光动画于年开启了转型。7年过去了,中国动画电影究竟多大程度上摆脱了低幼化?从数据上看,华经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年至年,亲子向动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89%,仅贡献了37%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全龄向动画电影则以6%的数量占比贡献55%的票房。全龄向动画电影数量偏少,但票房爆发力强、影响力高。从内容上看,根据国家电影总局数据,神话传说IP类动画电影备案数仍在攀升。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教师刘书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能够看到,中国动画电影作品近些年仍向着全龄化发展,但作品类型却相对单一。整个动画电影领域中,神话改编、传统故事改编成为绝大多数制作公司的选择。“这对制作公司和投资方来说是一种安全牌,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动画原创力的多元发展”。资金与原创力,缺一不可在国产动画电影突破低幼化的过程中,资金与作品原创力是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据邹龑介绍,动画电影和动画番剧(日本连载动画电视剧)从制作技术上来说是一样的,但电影要求更高,这意味着打造一部全龄化动画电影成本更高。他举例说,“番剧动画师一周可以做出30秒的作品,而电影动画师一周只能产出2秒的作品。做电影是纯手工制作,而动画番剧借助科技手段加快作品出炉”。制作周期长,加之人力成本高,使动画电影成为一个高风险投资选项。“先不说电影做完能不能产生爆炸效应,单说把电影运作到院线,第一道门槛就把99%的公司拦在外头。要想撬动近亿元的资金来运作这件事情,难度很大。”邹龑说。此外,年与年,游戏版号两次暂停发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画电影的变现难度。邹龑表示,由于游戏版号获批困难,动漫通过游戏来变现的手段很难实现,动画制作公司不得不尝试其他方式来变现。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也在寻找更安全的选项。啊哈娱乐动画制片人张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下投资动画电影一般有3种路径:一是紧盯儿童观众,寻找电视动画片中优秀作品,拓展成动画电影作品;二是尽量“讨好”年轻人,比如《白蛇缘起》《大鱼海棠》等;三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