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人发现最新版本的PC版QQ聊天界面和原来有点不一样了,仔细一对比才发现,它不再显示QQ秀了。
昨天也有新闻说官方证实了QQ秀下线的消息,这个堪称元老级的QQ服务“突然去世”的消息,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激烈讨论,甚至一度上了热搜。
好在后来官方证实,QQ秀界面只是被折叠隐藏了,用户还是可以主动打开的,网友们时代的眼泪流到眼角愣是被官方一则通告给憋了回去。
不过,QQ秀虽然还在,但是经常用QQ的用户应该也都清楚,它已经很久没有动静了。
早在去年,QQ红钻会员就已经停止续费。
打开QQ秀的主页,你会发现上面啥也没有,什么都点不了。
对于已经好久没有和那些QQ好友私聊的我来说,QQ秀具体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我都不清楚了。
但是我记得很清楚的是,QQ秀当年在中国互联网上,是如何的意气风发。
腾讯发家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当年是靠着做通讯软件腾讯QQ发家,一路走到了现在。
如今它已经是个市值亿美元的庞然大物了,渗透了我们互联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QQ秀,很有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腾讯集团了。
腾讯QQ在21世纪初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年就已经有了2.91亿的用户,最高同时在线万。
但是空有这么大的用户体量,当时的腾讯却面临一个难题:不知道该怎么赚钱。
那可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一个通讯软件来赚钱,而且每天还要负担巨额的服务器费用。
放现在你要是在知乎上问“自己手上有个2.91亿用户,日活万的App,该如何变现”,能瞬间有一千个大神跳出来告诉你利用它达成财富自由的方式,后台还会有几十万个人私信问你能不能入股。
那会儿腾讯想到的是付费注册,结果没过多久同行们就推出了一大批免费注册的聊天软件把腾讯给打醒了,只好重新开启免费。
除此之外,腾讯赚钱的业务也就是和中国移动谈合作,5元包月,可以在QQ上发短信给手机,也就是移动QQ,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创举。
即便如此,这玩意儿还是有风险,因为它的营收完全来自中国移动,它可是随时能一口吞掉腾讯的那种大鲨鱼,所以腾讯还是非常头疼自己的发展前景。
根据曾经的QQ研发团队项目经理吴宵光回忆,年那会儿,腾讯在到处谈并购,差点就卖给中国电信了。
哪怕后来腾讯推出了QQ会员服务,但是它能提供的“特权”在当时实在是太少,不算是“刚需”。
好在,年,一位叫许良的年轻人站了出来。
当时他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发现隔壁韩国有个叫Sayclub的网站,上面的付费服务是给用户提供表情、装扮、家具,非常赚钱。
敏锐的商业嗅觉之下,这位“腾讯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写下了一份改变腾讯命运的PPT。
在这份长达65页的PPT中,许良详细分析了Sayclub的Avatar(虚拟形象)服务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还把腾讯应该如何启动自己的Avatar项目、市场策略、财务预测、人力计划详尽列了出来。
说实话,这个PPT看起来是真舒服,也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互联网“黑话”,非常实在而且简单易懂。
而这份PPT里提到的Avatar项目,就是后来的QQ秀。
当时年轻人深受来自韩国的“潮流文化”影响,QQ秀的初代形象设计也是请的韩国公司,反正这些衣服都在向屏幕前的用户传达两个字——时髦。
要知道当初QQ就是靠着卡通头像这个差异化特点俘获了一大批年轻用户,这下子不止头像了,有了QQ秀,在聊天的时候还能看到对方的形象,网络聊天这事儿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年1月24日,QQ秀正式上线试运营,两个月后QQ秀开始收费,用户可以通过Q币购买衣服、饰品、背景等物品,打造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形象。
这也是QQ秀能成功的关键点,它抓住了年轻用户们想要标新立异想要展现自我的内心渴望,说白了就是它贴合了QQ的年轻人用户群体的需要,这一点许良在QQ秀商业计划书里早有预见。
在现实里不敢尝试的穿搭、不敢染的发色、不敢做的发型,在这里都可以实现,可以说,QQ秀展现的就是用户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只要看到对方的QQ秀,你就能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的QQ秀是个从穿着白短袖短裤的默认形象,啊,抱歉,那我们没啥好聊的。
各种风格迥异奔放的发型和衣物的自由搭配,也让QQ秀成为了很多人的“杀马特”启蒙。
那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坚信自己就是QQ秀里最靓的仔,从生活费里省吃俭用买Q币,为的就是买一身相中了好久的QQ秀服饰。
这感觉甚至比自己在现实里买了新衣服还要开心。
小发算是第一批QQ秀用户了,我对于QQ秀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超前的营销方式。
当时蔡依林周杰伦这“双J”红遍中国,蔡依林第二张新专辑《城堡》发行的时候就和QQ秀达成了合作。
那时候QQ秀商城首页推出了四款限量的主题QQ秀,一共套,每一款套。
当时只要购买这套QQ秀,就可以获得索尼特别设计的限量珍藏版CD。
它一开始售价是50Q币,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的QQ秀再贵也就几个Q币,这个定价非常的鹤立鸡群。
而且腾讯的营销手段还不止如此,这套QQ秀还搞了个优惠,第一天原价,第二天九折,第三天八折。。。
最关键的是,我当时还买过这套QQ秀。
对于当时小学五年级的我来说,50Q币是个大数目,而且当时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线上线下的联动活动,也担心自己被骗。
最终我还是屈服于对于蔡依林美貌的觊觎,偷偷用家里电话机充了50Q币,并且抢到了一套“海盗”QQ秀(专辑里有一首歌就叫《海盗》),那种胆战心惊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记得。
最后,我也如愿以偿收到了这张限量版的CD和海报,海报我贴在了自己的卧室墙壁上,CD现在却找不到了,非常遗憾。
在QQ秀的发展过程中,它所尝试的各种新鲜营销手段也为腾讯探明了道路,甚至可以说是腾讯营销的先驱者之一。
除了和《城堡》专辑的合作,QQ秀还和美特斯邦威合作过,买衣服就送动漫主题QQ秀。
它还和妙脆角进行过联动,买零食就可以送QQ秀,这种营销方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了。
QQ秀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它是第一个属于腾讯自己的挣钱路子,而且在早期的腾讯QQ秀一度是最赚钱的项目。
当时它不仅为腾讯这个巨大的虚拟社区的用户们划分了等级,也确确实实地给腾讯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收益。
以QQ秀为例,年刚上线的时候,它的收入就达到了老牌业务移动QQ的八分之一。
到了年第一季度,QQ空间、QQ秀和QQ会员三者为腾讯贡献了69.7%的收入。
这个数字也体现了当年的QQ秀是多么辉煌。
可是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QQ秀也逐渐没落了。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早期手机端的聊天界面就那么大,实在很难腾出空间展示QQ秀了。
而且那会儿手机性能也不行,分辨率也没现在这么高,后期QQ秀的效果渲染能直接把手机给弄死机。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年轻人有太多可以展现个性的舞台了,像是直播、短视频等等平台,谁还会去在意QQ秀呢?
虽然随后QQ秀团队转型做的移动端“厘米秀”效果还不错,但是PC端的QQ秀却是再也没有更新,直到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话说回来,QQ秀虽然没落了,但是QQ秀的痕迹却早已遍布互联网世界。
QQ秀以及腾讯后来的成功,也为曾经的互联网行业“变现”难题给出了一个答案:做免费的软件,提供付费的增值服务。
这种变现方式,被各种互联网公司一直沿用到了现在,从社交软件到游戏乃至直播平台,他们挣钱的核心方式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定型了。
我们现在可以免费下载绝大多数的软件,同时想要享受更好的体验就需要付费购买会员、购买道具等等。
你看看那一个个可以捏脸、卖饰品、卖皮肤的游戏,它们何尝不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QQ秀?
QQ秀暂时退出了舞台,但是属于腾讯以及一众互联网厂商们的秀,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06.html